1月9日,由章子怡、週一圍、於和偉、趙雅芝等人主演的古裝大戲《上陽賦》終於開播了。 説起《上陽賦》的開播可謂一波三折,名字從《帝王業》改到《帝凰業》再到《江山故人》,最後改成《上陽賦》,殺青兩年多遲遲不能定檔,開播前也是一點宣傳沒有,冷不丁就空降了,國際章下凡的第一部電視劇,看上去不太順吶。 沒錯,這正是章子怡出道多年來,拍的首部電視劇,《上陽賦》倒也不需要過多宣傳,僅這一點就足以秒殺其他同期古裝劇了,不管它好不好看,話題都少不了。 演員有電影咖和電視咖兩種,但凡有點事業心的演員,都想嘗試拍電影,就好像電影演員天生就高人一等似的。 其實電影和電視劇都是藝術,只不過電影更容易打開知名度,甚至能走出國門。畢竟説起頒獎禮,我們首先會想到國際三大電影節,而不是電視劇節,拿了影帝影后的分量,自然要比視帝視後高得多。 電影需要演員在短時間內保持飽滿的情緒,很多電影中會運用的長鏡頭、一鏡到底等手法,電視劇極少用到,很打磨演員演技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電視劇演員一旦拍了電影,就難免暴露缺點。 章子怡1996年出道,在長達20多年的演藝生涯裏,她憑藉電影獲得無數國內外大獎,從沒拍過一部電視劇。被冠以"國際章"的她,肯出演電視劇,在觀眾看來就是自降身價。 可是近幾年第五代導演不再像以前一樣活躍,就算有作品,他們也更願意給新人機會。新生代導演在劇本的選擇上,作品的總體把控上還缺乏經驗,再加上影視寒冬的影響,章子怡肯下凡拍電視劇也能理解。 反正前有周迅的《如懿傳》和湯唯的《大明風華》給她打底了。 《上陽賦》剛開播,就被觀眾吐槽一片,章子怡飾演的小郡主王儇出場只有15歲,而拍這部戲時,章子怡已經38歲了,哪裏和15歲少女沾邊兒? 一場極美的及笄禮拉開了故事帷幕,卻被觀眾吐槽像維密走秀,王儇身穿仙氣飄飄的白衣,頭戴華麗配飾出場,身後還有大羽毛翅膀,美則美矣,就是讓人齣戲。 不得不承認,章子怡美極了,這張放在大銀幕中也絲毫找不到缺點的臉,令人一萬次感嘆美人在骨不在皮,隱約還能看到《十面埋伏》中那一舞的風采。 而且化妝師可能借鑑了《夜宴》中章子怡的妝容,那眼角的一抹紅,好看得很。 可是,她氣場真的好強,要不是知道這是15歲的小郡主,你説她是母儀天下的皇后我也信。 就在這一片吐槽聲中,偏偏還有關於"章子怡飾演15歲少女"的宣傳,可讓觀眾炸鍋了。 就像觀眾説的,畢竟已經38歲,就算濾鏡能抹去眼角的細紋,也抹不去那不屬於少女的氣質和眼神,少女感這東西,沒有了就是沒有了。 章子怡性格很剛,直接發微博懟宣發,要求他們不要再進行關於少女感的宣傳,可是微博評論又翻車了。 "可你前期演的就是15歲呀?還不讓説了?那為什麼要演呢?" "電視劇的門檻這麼低?什麼人都可以演?" "那你自認為有35歲演好15歲的自信嗎?你演好了嗎?罵什麼平台和劇方?實際上罵的是觀眾吧?" 前幾日章子怡在《我就是演員》中批評愛豆,直言演員的門檻這麼低嗎?什麼人都要來摻一腳?還沒幾天,就被觀眾反諷了,這都什麼事兒啊。 其實導演選角有自己的考量,王儇這個角色不是一直15歲,《上陽賦》要講述她一生的故事,章子怡要一直演到中老年。 如果找年輕演員,根本就hold不住角色成長過程中的內心變化,後期人物成長起來後的演技也是一大考驗。而且人物從幼年到中年的戲份不是字幕上的"十年之後"那麼簡單,如果分成兩位演員來分別飾演不同年齡段,也很容易讓觀眾齣戲。 但前期劇情太違和了,你能想象38歲的章子怡對着46歲的於和偉(飾演王儇父親)撒嬌嗎?當她為了演出少女感而故作活潑,睜大雙眼表現出自己的害羞或不知所措時,誰看了不大喊一句,丫頭教後繼有人? 我時至今日,仍能回憶起焦恩俊寵溺的喊西門小恨恨"傻丫頭"所帶來的恐懼,以及劉曉慶老師60歲挑戰17歲少女的心理陰影。 但如果你能忽略這些外在的東西,願意多看看《上陽賦》的細節,會發現這部劇做的還不錯。 畢竟有章子怡坐鎮,從於和偉、週一圍、楊祐寧、劉端端等一眾男演員,到趙雅芝、左小青、劉芸、惠英紅等一眾女演員,個個演技給力不拉胯。 再看導演侯詠,他曾給張藝謀做攝影師,極擅長對影片中光影、色彩和空間感的處理,他個人執導的第二部電影《茉莉花開》獲獎無數,再加上不是第一次與章子怡合作,想必非常有默契。 觀眾的吐槽也主要集中在章子怡的年齡上,對她的美貌、演技,以及《上陽賦》的劇情、細節等等,都沒有太多挑剔,看下去説不定會有大型真香現場。 而章子怡發微博做得確實不夠聰明,閲盡千帆歸來,國際章還是那個心氣極高,不肯吃虧的奇女子啊。 |
|